荊楚網消息(記者殷建敏 通訊員李雙玲)6月29日清晨,雲貴高原上空傾瀉而下的大雨讓張春麗家破舊的土坯房開始滴答漏雨,屋外嘩嘩的雨聲也讓這個十歲的小姑娘從夢中驚醒。這場陣雨澆灌著雲南山區乾旱的土地。不一會,雲開雨歇,張春麗走到小屋隔壁的雜物堆里舀了一勺穀物撒向雞群,便獨自牽著家裡養的一頭牛向村子後面的草地走去,此時,父母和妹妹張巧也都起了床。張春麗回來時已到9點,爸爸張國軍在屋檐下抽著水煙,由於糧食的匱乏,當地形成了一天吃兩頓飯的習慣,而此時距離早飯還有一段時間,張春麗便拉著妹妹到村子里找小伙伴玩耍。直到11點多,小姐妹倆才被母親喊回了家,喊她們回家並不是因為早飯,而是有幾位來自大城市的同齡小朋友正在家裡等著她們。
  在這些遠道而來的小朋友中間,剛參加完期末考試的黃晗鋆是唯一一個沒有父母陪伴的志願者,她告訴記者,當周圍小伙伴們聽說她要參加這次為期4天的“捐一元·雲南行”特殊探訪活動時,都紛紛托她為山區的小朋友們帶上祝福。其他的小隊員們,也都是經過前期的甄選,最終,從武漢地區選出五組家庭(每組為一名家長和一名上小學的孩子)作為代表,開啟了這段由00後為主的雲南貧困山區探訪之旅。
  6月27日早6時,“捐一元·雲南行”活動一行人從武漢出發,飛越2000公里,抵達昆明機場已是下午一點。整理好行李,坐上大巴,從寬敞大道走上盤山公路,左手深谷,右手高山,一路顛簸,車隊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駛了近五個小時後終於到達本次探訪的目的地----雲南尋甸回族彞族自治縣聯合鄉漢泥排村。此時,天色漸黑,但聽說我們的到來,當地村民依舊站在村口歡迎這批從武漢遠道而來的特殊客人。經過安排,五組家庭和志願者、工作人員分別住進村民家裡,近距離感受當地小朋友的真實生活。
  山村初體驗 無心觀美景
  “以前只在電視上看到美麗的雲南,這次能幸運的作為志願者來到這裡,我高興得一晚上沒睡”,來之前,黃晗鋆興奮地對記者說。黃晗鋆就讀於武漢某中學,家境優越的她也想通過這次特殊之旅鍛煉一下自己。到達目的地後,當地同齡小朋友的生活狀況讓她忘記了欣賞自己夢寐以求的美景。“來之前已經想到這裡很貧困,但是沒想到這麼貧困。村裡的路全是泥巴,每走一步都要特別小心,稍微不註意就有可能滑倒。現在更多的是想多瞭解他們的生活,已經顧不上看風景了。”黃晗鋆告訴記者,她住的村民家,每天只吃兩餐飯,早上十點半左右吃早飯,下午五點左右吃晚飯,晚上也沒有任何娛樂,只能早早的就睡覺了。
  通過細心觀察,黃晗鋆還發現,村民每天都會為他們做一大桌子的飯菜,其中必定有一碗腊肉,一碗雞蛋。而這些都是村民們家裡最好的食材,有的只能在過年時才能吃到。村民的淳樸讓她非常感動。
  貧困山區的貧困家庭
  在村裡的2天時間里記者註意到,每次吃飯時都有一名身材矮小、身上髒兮兮的小女孩在旁邊靜靜地看著,記者問她吃了嗎,她也總是說吃了,問吃了什麼,她說吃的肉。“也不知道她到底吃了沒有,她家是村裡的特困戶,已經5歲了,今年8月份就該上學前班了”張老師嘆了一口氣說道。
  張老師,全名張文德,今年55歲,是漢泥排村唯一的老師,已有39年教齡,從其它學校分配到北河希望小學任教時,張老師非常高興,因為漢泥排村的孩子們可以由他帶著上學了。
  通過他的介紹,記者瞭解到了那個小女孩叫張巧,父母都是智障人士,姐姐張春麗今年10歲,在這個村子對口的北河希望小學讀二年級。由於家裡生活窘迫,直到7歲才在老師們的幫助下湊足了學費,讓她順利的上了學。”張老師臉上浮現了悲傷而又無奈的神色。
  聽了張老師的介紹,記者決定帶著志願者們去探望這個特殊的貧困家庭。29日上午,記者帶著來自湖北的小朋友們來到張春麗家,看到被雨水沖刷顯得十分單薄的土坯房,有的小朋友脫口而出,“這還能住人嗎?”而走進屋內,家裡最顯眼的就是一張由木板拼起的簡易床,上面堆放著各種雜物,害羞的張春麗告訴記者,他們一家四口每天就是擠在這張簡易床上睡覺。
  山區家庭的經濟來源
  漢泥排村海拔2580米,特殊的紅土地適於種植土豆。採訪中記者發現,孩子們的主食、零食甚至玩具都是土豆。而常年只吃一種食物也使當地孩子們形成了黑瘦、矮小的特點,張春麗也不例外。
  據當地村民介紹,村裡一個普通家庭全年的收入全靠賣土豆,由於交通不便,來收土豆的人很少,價格也很低。市場行情好的時候土度可以賣到1元錢一斤,不好的時候通常是5毛錢一斤左右。一個家庭全年種植土豆可達到至5噸,留一部分作自家口糧,全年賣土豆收入一般在7千至8千元左右。由於交通不便,加上雲南山區糧食產量少,大米的價格要賣到5元錢一斤左右。“10斤土豆才換一斤大米,土豆收成不好的時候我們根本吃不起大米,早上是土豆,晚上也是土豆。”8歲小女孩魯天貴的媽媽這樣說。
  張老師也提到,張春麗家由於父母智障的原因,種植農作物的時間全靠相親們提醒,土豆的收成也比不上普通家庭。家裡一年賣土豆的收入大概是5千元左右,買化肥就花去3500元,全年的收入基本在一千多元錢左右。
  特殊的情況讓漢泥排村的村民們養成了一天只吃兩餐飯的習慣,早上10點多吃早飯,下午5點多吃晚飯。從晚飯到早飯,中間有17個小時,加上大部分菜都是水煮,沒有油水,肚子餓得更快。有些條件好點的家庭,會在早上8點左右為孩子烤個土豆,讓孩子填填肚子。
  孩子們的上學路
  6月29日晚,作為體驗之旅的一個重要環節,體驗者和當地12名小學生一起在張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北河希望小學,開始了與當地小朋友“拉手”學習的體驗生活。北河希望小學是附近幾個山村唯一的一所小學,學校一共三個年級,一個年級一個班,三個班共78名學生。從漢泥排村到學校,孩子們需要走將近一個小時的泥濘山路,期間還要過三次小河,最深的小河已經沒過了張老師的膝蓋,車輛無法通過。雖然是夏季,但河水冰涼且湍急,為了節省時間,張老師一次背著兩個孩子過河。
  在路上,張老師動情地向記者介紹,漢泥排村雖然窮,但是村民們知道,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大部分家庭節衣縮食,湊齊學費送孩子去讀學前班,學前班讀完就可以上小學一年級了,九年義務教育中,學費和住宿均為免費。學生周日下午去學校,在學校住讀到周五下午放學。五天全在學校吃,一天兩餐的生活費為7元錢,同樣是上午十點半吃早飯,下午五點吃晚飯。
  記者瞭解到,雲南尋甸縣聯合鄉北河希望小學距離昆明市大約有4小時車程,2012年北河希望小學成為“捐一元·獻愛心·送營養”的受助學校,這裡的學生們每天早上7點10分會獲得一份營養加餐——一個滷雞蛋和一盒牛奶。在教學樓一樓一間屋裡,“捐一元·獻愛心·送營養”送來數十箱的雞蛋和牛奶碼放在此,蔣昌亮校長說,每過二十天就有專人來送一次,兩年多來從沒間斷過。
  30日早六點半,孩子們陸續起床,自己穿好衣服,整齊的排好隊,拿著小盆兒,4人一組在一塊兒洗臉。洗漱完畢,孩子們開始打掃教室和寢室。7點10分,孩子們排著隊,5位來自湖北的小朋友擔當起了分發“營養加餐”的任務,孩子們開始變得熟悉起來。
  “這裡的學生最大的不過十一二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營養太重要了。以前孩子們沒有早飯可吃,從2012年開始‘捐一元’項目讓孩子們吃上了牛奶和雞蛋,早讀都有精神了,上體育課也有勁了。”北河希望小學的校長蔣昌亮如是說。
  張春麗告訴記者,“在學校里可以學知識,還有營養加餐,學生們都很期待上學。每到星期天,張老師就會領著村裡在北河希望小學上學的12名學生去學校。”
  匯聚一元錢 公益有你
  在前往北河希望小學的路上,一輛灰色的寶馬車突然攔住了我們的去路,車主說他也是這個地方長大的孩子,因為看到我們“捐一元 雲南行”的標識,非常感動,硬是塞給我們幾百塊錢,希望我們能替他為孩子帶去一份心意。工作人員很禮貌地拒絕了他,並解釋:“為了保證此次公益活動的公開透明,工作人員是不能收這個錢的,您要是想為山區孩子獻愛心,可以在7月14日至8月3日期間,到百勝旗下的任何一家肯德基、必勝客、必勝宅急送和東方既白餐廳,餐廳的工作人員會告訴你怎麼參與,最後我們所有的捐款都會由中國扶貧基金會用來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們送去營養加餐。”對方表示理解並承諾到時會發動身邊的朋友一起參加。
  據記者瞭解,自2008年開始,百勝“捐一元”項目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愛心賬單”,6年來,累計募集善款超過9000萬元,百勝中國及其員工捐款近1700萬元,善款已為四川、雲南、貴州、廣西、湖南、湖北等地區的貧困山區125000人次的小學生髮放營養加餐2500萬份,為400餘所的貧困山區學校捐贈“愛心廚房”設備。如今“捐一元”項目已經成為中國參與人數最多的群眾性公益項目之一,超過6000多萬次的消費者參與募捐,打造了公眾持續性捐款平臺。
  活動在延續,愛心在傳遞,2014年的“捐一元”活動也將如期而至。7月14日到8月3日,在百勝旗下的每一家肯德基、必勝客、必勝宅急送和東方既白餐廳里點餐,你會被問道:“這是一個為貧困山區兒童舉辦的募捐活動,需要為您加上這1元愛心捐款嗎?”是的,正是這一元錢,匯聚著全社會的關愛,而這份心意也將變成雞蛋、牛奶,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們送去營養早餐,為他們托舉出一個健康的未來。
   【打印】【頂部】【關閉】
     (原標題:“捐一元” 托舉山區孩子健康未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l14elfob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